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场效应”,指的是教师的讲解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大脑产生刺激作用,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检索知识贮存、回顾联想、归纳类比、预见猜想、逻辑推理、计算论证、尝试探索、构建整合中去,从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回应.这种积极的心理回应反过来又作用于教师,使教师的思维与学生同步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推荐文章
贵州西部两场典型暴雨个例对比分析
西南涡
切变线
暴雨
数值摸拟
贵州西部
牡丹江地区两场暴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暴雪
低层辐合
蒙古低压
低压倒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数学教学中的“两场”效应
来源期刊 数学教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 刺激作用 教学活动 检索知识 逻辑推理 教学相长 场效应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安成 82 59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学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
刺激作用
教学活动
检索知识
逻辑推理
教学相长
场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数学教育研究
季刊
江苏镇江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理学院
出版文献量(篇)
2453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