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昼夜节律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Ⅰ~Ⅱ级高血压病人175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组(107例)和非杓型组(68例).并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非杓型组的纤维蛋白原(Fg)、红细胞比容(Hot)、全血粘度值(ηb)、血浆粘度值(ηp)、全血低切还原粘度(ηre)、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自变量(Fg)对因变量(血压昼夜节律)的回归系数为-4.094,对因变量的OR值为0.017.结论: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呈正相关,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推荐文章
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心率变异性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房性心律失常关系初探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
房性心律失常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探讨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中医辨证
血液流变学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左室舒张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探讨
来源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血液流变学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6-487,4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0.4
字数 20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783.2005.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敏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41 179 8.0 12.0
2 丁志坚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43 143 7.0 9.0
3 范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25 60 5.0 6.0
4 张宇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7 5 1.0 2.0
5 蒋建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20 24 3.0 4.0
6 陈解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13 6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血液流变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7783
32-1669/R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出版楼5楼
28-19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