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对鲁迅的小说《明天》和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作了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它们有相同的主题和相似的艺术:等待明天(人类的生存景况和现实处境、时间的无意义、人与人关系的矛盾性质)和象征艺术(情节的消失、个性的泯灭、时空坐标轴的模糊)。通过研究,还发现了它们的不同处:同是等待,《明天》表现为失望中的希望;而《等待戈多》则表现为绝望。这一切实际上概括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基本主题和基本艺术,表现了世界文学的历史趋向;也是二十世纪的历史和人类心灵的写真。
推荐文章
不可忽视的“物料等待”
物料
企业利润最大化
国际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优势
新产品研发
内部管理
产品周期
变现能力
飞行等待程序自动生成算法和显示研究
等待程序
自动生成算法
谷歌地球
等待航迹
飞行仿真
克特戏剧中的荒诞性 ——以戏剧《等待戈多》为例
塞缪尔·贝克特
荒诞戏剧
《等待戈多》
荒诞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等待明天——《明天》与《等待戈多》之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鲁迅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等待 明天 存在 象征艺术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97
页数 17页 分类号 I0-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待
明天
存在
象征艺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鲁迅研究
季刊
32开
上海市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