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首先发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因而命名为干扰素[9].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来源不同、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差异,干扰素(IFN)有α-IFN、β-IFN和γ-IFN三种,以α-干扰素作用最强[12].
推荐文章
干扰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干扰素
干扰素受体
临床应用
γ-干扰素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RVVC的临床研究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
伽马干扰素
阴道用药
局部免疫
鸡γ-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
分子结构
作用机理
生物学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扰素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丽亚 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
月刊
1727-3064
98-0401/R
北京2083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