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铁霖教授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不仅全面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声乐演唱传统,而且通过扬弃,尽可能把一切有益于发展提高民族声乐的元素都吸收过来为我所用.金铁霖教授研究创建的"声"、"情"、"字"、"味"、"袁"、"养"、"象"七字标准,从声音到表现,从形式到内容,由外在到内在,由形而下到形而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着力追求民族声乐教学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既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又充分满足了当今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新的审美愿望和需求.这是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构成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各个层面.深入分析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是如何在继承民族声乐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金铁霖教授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了解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本质特怔,而且有助于该学派的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促进"新世纪中华民族乐派"的尽早形成.
推荐文章
舞乐交融,声情并茂
舞蹈
培养
乐感
浅论发声练习中的声情并茂
发声练习
以情带声
以情引气
歌唱意识
多媒体让小学语文声情并茂
多媒体
小学语文
教学运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
来源期刊 中国音乐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金铁霖 民族声乐 学派 美学规范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中外音乐家及其作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J604.6
字数 202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9923.2005.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仲华 3 12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铁霖
民族声乐
学派
美学规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音乐
双月刊
1002-9923
11-1379/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丝竹园
2-26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9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