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非线性回归中的最大值函数拟合正常人群前臂远端骨密度(BMD)变化.方法用pDEXA OSTEOMETER DTX-200骨密度仪测量603例5~89岁健康人前臂远端的BMD,对BMD随年龄的变化趋势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并与线性回归模型作比较;根据最大值函数回归模型方程,以极大值作为峰值BMD计算出峰值BMD时相应的年龄值以及BMD下降13%和25%时相应的年龄值.结果以方程的决定系数R2来评价,非线性回归中最大值函数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与线性回归模型中拟合效果最佳的三次回归模型相近.结论在BMD随年龄变化的研究中可试用非线性回归中的最大值函数进行拟合分析.
推荐文章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与正常人群骨密度与骨折风险系数对比研究
桡骨远端骨折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发病率
正常人前臂桡骨数字X射线骨密度测量结果: 全国流行病学调查
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
骨密度
前臂
流行病学调查
非线性回归法求解爆破振动速度衰减公式参数
爆破
衰减参数
非线性回归法
残差平方和
正常人群睡眠效率与BMI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
体质指数(BMI)
睡眠效率
多导睡眠图
正常人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线性回归拟合正常人群前臂远端骨密度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密度 最大值回归模型 峰值骨密度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20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05.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琳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数学教研室 100 538 11.0 21.0
2 刘忠厚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61 1093 22.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1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密度
最大值回归模型
峰值骨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76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