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消痰平喘胶囊对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抑菌效果.方法按照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要求,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消痰平喘胶囊对试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消痰平喘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MIC50和MIC90分别为0.375~1.5 mg/ml、0.75~3.0 mg/ml.结论消痰平喘胶囊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13种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中药
荧光假单胞菌
抑菌效果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几种蒲公英成分的提取及体外抑菌效果试验
蒲公英多糖
蒲公英黄酮
蒲公英酚酸
抑菌作用
木麻黄和地胆草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木麻黄
地胆草
体外抑菌作用
富血小板血浆及其复合银离子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富血小板血浆
银离子
抑菌试验
生长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消痰平喘胶囊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消痰平喘胶囊 体外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78
字数 11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76X.2005.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承梅 7 52 3.0 7.0
2 孙启华 40 172 7.0 11.0
3 崔树玉 57 340 10.0 14.0
4 温宪芹 30 168 7.0 10.0
5 孟蔚 25 9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痰平喘胶囊
体外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5-376X
21-1326/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8-2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9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