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TMP,CTFC,max STE及sum STR方法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组织灌注并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65例AMI急诊介入治疗后即刻采用TMP、CTFC及心电图(max STE,sum STR)方法评价心肌组织灌注,记录6个月心脏事件.结果与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比,检验每种评价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maxSTE敏感性80%,特异性85.7%, 准确性83.1%;TMP敏感性73.3%,特异性80%,准确性76.9%;而CTFC(40),CTFC(30),sumSTR30%和sumSTR(50)预测价值较低.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TMP 0/1级、max STE高危为6个月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TMP,maxSTE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价心肌灌注程度,并对6个月临床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推荐文章
强化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后心肌再灌注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
强化极化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再灌注
超敏C反应蛋白
B型脑钠肽
细胞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4例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急诊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评价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灌注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9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05.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一鸣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189 1294 20.0 28.0
2 牛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36 213 8.0 12.0
3 郭丽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99 552 12.0 19.0
4 毛节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98 796 11.0 24.0
5 高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278 1823 20.0 28.0
6 李海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50 424 11.0 20.0
7 张福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85 546 12.0 18.0
8 魏芳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2 33 2.0 2.0
9 吕旌桥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2 3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灌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