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摘要:
前人的研究表明,现有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偏移成像理论,均难以有效地消除各向异性断裂带的影响,如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经常会遇到断裂带成像模糊(阴影带)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在中国西部吐鲁番盆地山前断裂带采集的全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数据,以断裂带及其相关的裂缝性储层为勘探目标开展了宽/窄方位角观测效果评价研究.研究中对数据采用相对保持振幅的常规时间域处理.通过分析不同方位角观测的叠加剖面、相同CDP分析点道集、相干数据体等地震属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后认为:在地层相对比较平坦、速度场相对简单和具有一定信噪比的条件下,对于断裂较为发育的地区而言,采用宽方位角(纵横比大于0.5)勘探比窄方位角可获得更好的多方向小断层的成像效果,同时可以获得较清晰的断裂带及其储层的空间范围.
推荐文章
宽/窄方位角勘探实例分析与评价(一)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空间成像分辨率
振幅属性
相干体属性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应用研究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各向异性
方位角速度
VTI各向异性
HTI各向异性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技术评述
宽方位角
各向异性
观测系统
裂缝
断层
炮塔方位角测量装置应用
机械设计
炮塔方位角
测量装置
自行高炮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宽/窄方位角勘探实例分析与评价(二)
来源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
关键词 全方位角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HTI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属性 断裂带 裂缝性储层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3-4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210.2005.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凌云 4 224 4.0 4.0
2 林吉祥 2 52 2.0 2.0
3 吴琳 3 216 3.0 3.0
4 陈波 1 4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20)
二级引证文献  (261)
2002(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3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7(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8(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4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20(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方位角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HTI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属性
断裂带
裂缝性储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双月刊
1000-7210
13-1095/TE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11号信箱石油学会
196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