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血管形成是许多生理、病理过程的关键步骤,受血管形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调节.内皮抑素是最重要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之一,可在体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化,在动物模型中抑制新血管形成,对新生血管形成相关疾病,特别是肿瘤有治疗作用.关于内皮抑素抑制新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无定论,已有线索表明,它可通过与VEGF、MMP-2、整合素以及VEGF受体KDR等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或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本文就内皮抑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作用于新血管形成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内皮素1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内皮素
冠心病
高血压,肺性
高血压
综述
内皮抑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血管增生
内皮抑素
作用机制
内皮祖细胞在血管新生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内皮祖细胞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疾病
综述文献
改良内皮抑素与眼部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
改良内皮抑素
眼部新生血管
抑制新生血管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皮抑素在新生血管形成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讯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内皮抑素 新生血管形成 肿瘤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Q51
字数 37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002.2005.03.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清钧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147 1208 18.0 29.0
2 冯玉梅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3 9 2.0 3.0
6 冯怡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11 42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皮抑素
新生血管形成
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讯
双月刊
1009-0002
11-4226/Q
16开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82-19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250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