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2种酶类药物纤维蛋白溶酶(plasmin,P)和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S)兔眼内联合应用诱导形成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的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将HS与P各0.5 U联合应用,注入20只右眼玻璃体腔内,左眼内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设定的时间点(15 min~7 d),通过活体的直、间接眼底镜、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和摘除眼球的光、电镜检查,从形态学方面对酶作用于玻璃体的效应及其眼部毒性进行观测.结果在实验观察期内:(1)实验眼从第3 d开始有肉眼可见的PVD形成;(2)实验组注药前后各时间点ERG b波振幅比值分别为(0.899±0.112)、(0.968±0.112)、(0.997±0.149)、(0.934±0.114)、(1.056±0.164);对照组分别为(0.961±0.074)、(0.983±0.145)、(0.962±0.056)、(0.963±0.112)、(1.040±0.094);2组比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3)光、电镜下视网膜的各层结构在玻璃体注射后无明显改变.结论玻璃体腔内联合注射0.5 U P酶和HS酶可有效地诱导产生PVD,而且对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无毒性损害.
推荐文章
尿激酶联合透明质酸酶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尿激酶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后脱离
基底部注射透明质酸酶诱导兔眼基底部玻璃体脱离
玻璃体脱离
玻璃体基底部
透明质酸酶
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导猪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玻璃体后脱离
纤溶酶
透明质酸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导形成玻璃体后脱离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酶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后脱离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59.836|R776.4
字数 35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41.2005.03.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蛋白溶酶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后脱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