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抛弃了传统的建立在湍流模型和气固两相流模型基础上的NOx排放质量浓度计算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多元回归计算模型.模型的建立是从锅炉运行因素出发,通过分析各种运行因素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归纳出影响锅炉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综合性影响因素--炉内风分配,并将其量化,从而建立起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多元回归计算模型.通过此模型可由各运行因素预测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以此模型为基础可开发出应用于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NOx排放优化运行与在线监测软件",在线指导运行人员优化燃烧,实现高效低NOx燃烧运行.该模型是针对某一特定锅炉建立的,但其建立方法对各种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具有普遍意义.
推荐文章
大型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预测模型
氮氧化物
BP-adaboost
BP神经网络
电站燃煤锅炉NOx排放神经网络模型
燃煤电站
锅炉
氮氧化物
人工神经网络
中国燃煤电厂NOx排放估算方法及排放量研究
燃煤电厂
NOx排放量
估算
排放水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厂燃煤锅炉NOx排放计算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电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锅炉 煤粉燃烧 NOx 多元回归模型 风中心位置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发电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224.1+1
字数 3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49.2005.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英伟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3 36 2.0 3.0
2 刘勇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60 411 12.0 18.0
3 盛伟 45 380 12.0 18.0
4 唐必光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48 485 12.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锅炉
煤粉燃烧
NOx
多元回归模型
风中心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力
月刊
1004-9649
11-3265/TM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北区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区B315
2-42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92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