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滑坡位于石太线下行K135路段右侧偏西,平面上呈近似椭圆形,由原有老滑坡复活而形成.根据滑坡勘察,滑坡所处地貌单元属侵蚀剥蚀低中山区,滑坡区地层组成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伏晚古生代二叠系石千峰组泥岩、砂岩互层.在分析滑坡几何特征、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滑坡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滑坡的成因,认为老滑坡的成因以自然形成为主,新滑坡则发育并活动于老滑坡堆积物中,因某部门在老滑坡体前缘修建收费站,进行了大面积不适当的工程开挖,形成临空面,加之降雨的作用降低了土体的粘聚力及抗剪强度,在上覆岩土体的重力作用下形成新滑坡.老滑坡为巨型厚层滑坡,属于自然滑坡,新滑坡为大型中层滑坡,属于工程滑坡.
推荐文章
永蓝高速公路K18+000~K18+350滑坡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永州-(蓝)山
高速公路
地质灾害
自泥坳滑坡
成因
防治措施
湖南省
我国滑坡、崩塌的区域特征、成因分析及其防御
滑坡和崩塌
区域特征
危害
成因分析
人类活动
防御措施
环境保护
万(州)-梁(平)高速公路K34~K59段滑坡成因分析
万(州)-梁(平)高速公路
滑坡
成因
开挖
爆破
水的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太线下行K135滑坡特征与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石太线 滑坡 特征 成因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5.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金亮 27 111 6.0 10.0
5 魏放 2 1 1.0 1.0
6 韩颖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太线
滑坡
特征
成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