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核苷酸剪切修复(NER)途径是维持生物体基因组稳定的重要机制.人着色性干皮病B组(xerodermapigmentosumgroupB,XPB)基因又名ERCC3基因,它既是NER途径不可缺少的成员又是转录因子TFIIH的最大p89亚基.它是具有从3'端→5'端依赖ATP的单链DNA解旋酶活性的蛋白质,执行依赖DNA的ATP酶和解旋酶功能,在损伤DNA修复和基因转录中均起重要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偶联.该基因突变将导致3种不同的遗传疾病: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科凯恩氏综合征(cockayne's syndrome,CS),毛发硫营养不良(trichothiodystrophy,TTD).其基因型通过在DNA修复和转录中的功能与表型联系起来.另外,XPB与p53存在物理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现从XPB的3个方面即"一个基因,两种功能,3种疾病"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的嘌呤核苷酸代谢基因转录谱预示的代谢活动
大鼠肝再生
Rat Genome 230 2.0芯片
基因表达谱分析
嘌呤核苷酸代谢
紫苏PfPDA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紫苏
种子油脂
PfPDAT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bFGF基因表达
寡核苷酸类,反义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肌细胞,平滑肌
基因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XPB基因在核苷酸剪切修复和基因转录中的分子机制
来源期刊 细胞生物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XPB 核苷酸剪切修复 TFIIH DNA修复 基因转录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1-2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Q2
字数 36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666.2005.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吉翔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18 52 5.0 6.0
2 胡晓东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3 15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PB
核苷酸剪切修复
TFIIH
DNA修复
基因转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月刊
1674-7666
31-2035/Q
大16开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408室
4-29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30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44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