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联合组)共35例;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动脉组),30例.动脉组用微导管超选择病变动脉,尿激酶用量50万~150万U.联合组先静脉滴注尿激酶0.5万~1.0万U/kg,再动脉给尿激酶,总量不超过150万U.术前及术后6 h、24 h、7 d、30 d、90 d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24 h、30 d后ESS评分联合组为83±24、88±26;动脉组为77±29、81±24.治疗后总再通率:联合组为42.8%,动脉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起病6 h内,动静脉联合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相比,总再通率增加.
推荐文章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Meta分析
脑梗死,急性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
荟萃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卒中
大脑中动脉
静脉溶栓
动脉内溶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救治的应用价值
动静脉联合溶栓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卒中 尿激酶 动静脉联合溶栓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7-4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1.1+2|R743.3
字数 2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05.09.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点石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19 125 7.0 10.0
2 高宝山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46 236 9.0 13.0
3 钱盛伟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17 109 7.0 10.0
4 常庆勇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23 137 8.0 11.0
5 张继志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28 163 7.0 12.0
6 黄坤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11 110 6.0 10.0
7 曲凯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23 12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卒中
尿激酶
动静脉联合溶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