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大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不同言语的各族群在交融分合中产生了言语翻译的需要,而最早的翻译记载是在商朝时,到周朝时已设有翻译机构和人员.从翻译人员及翻译活动的不同称呼,可知先秦翻译的艰难.
推荐文章
先秦显学考据
先秦显学
儒学
墨学
杨朱学说
先秦史学发展特点述论
先秦
史学
发展特点
先秦时期我国水井作用探析
先秦
水井
水利史
翻译过程动态检视探微
翻译过程
动态检视
译文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秦翻译探微
来源期刊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先秦 翻译 记载 机构 称呼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K22
字数 53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42X.2005.05.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三粮 嘉应学院外语系 10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秦
翻译
记载
机构
称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嘉应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6-642X
44-1602/Z
大16开
广东省梅州市梅子岗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7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