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爆破地震波曲线的双向尺度效应,建立了具有时间尺度和振幅尺度特性的矩形盒维数计算模型;分析了矩形盒的时间尺度δ1和振幅尺度δ2的有效取值.提出了基于爆破地震波最高振动峰值所处的波峰或波谷与基线交点之间的时间作为分析信号的半周期,并以此确定无标度区内k的最高取值,矩形盒的横向尺度限制为:kδ1<[(T)/(2)],同时这种矩形盒的纵向尺度kδ2应小于最高峰值.采用矩形盒计算了岩石介质中爆破地震波的分形盒维数,分析表明爆破地震波具有分形特征,并且在同一场地下的爆破地震波分形盒维数值比较稳定.
推荐文章
爆破地震信号的分形盒维数值分析
爆炸力学
盒维数
分形
爆破地震信号
频谱特征
有效振动持续时间
基于逃逸法的分形图像盒的维数计算
分形图像
盒维数
计算方法
逃逸时间算法
削片机主轴振动信号分形维数计算
削片机
主轴
振动信号
关联维数
分形
爆破地震信号的分形盒维数值分析
爆炸力学
盒维数
分形
爆破地震信号
频谱特征
有效振动持续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爆破地震信号分形维数计算的矩形盒模型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破地震波 分形 双尺度矩形盒 盒维数 无标度区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4,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D235.1
字数 35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35.2005.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源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160 1839 23.0 34.0
2 徐全军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60 802 16.0 27.0
3 周翔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26 439 14.0 20.0
4 娄建武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17 482 12.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78)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爆炸力学
爆破地震波
分形
双尺度矩形盒
盒维数
无标度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450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