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用壳聚糖和Ag(Ⅰ)空位壳聚糖膜与Ag(Ⅰ)螯合反应,将 30~70 ℃ Ag(Ⅰ)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按dc/dt=-Kcn进行线性拟合,得到2种螯合反应的积分动力学模式函数:ln c=k't、表观活化能E(壳)为88.4 kJ/mol,E(膜)为47.1 kJ/mol. 用Ag(Ⅰ)空位壳聚糖膜对Pb(Ⅱ)、Cu(Ⅱ)、Ag(Ⅰ)及Pb(Ⅱ)-Ag(Ⅰ)二元混合离子进行最大吸附率的测定. 结果显示,Ag(Ⅰ)空位壳聚糖膜对Ag(Ⅰ)有较强的识别和"记忆"能力. 用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对壳聚糖与Ag(Ⅰ)的螯合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Ag(Ⅰ)-壳聚糖螯合物的螯合原子是-NH2中的N,壳聚糖分子链上-OH中的O没有参与螯合.
推荐文章
壳聚糖与Cu(Ⅱ)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红外光谱研究
壳聚糖
Cu(Ⅱ)
螯合物
制备工艺
红外光谱
Zn2+-壳聚糖螯合物的制备及其IR、XPS分析
壳聚糖
Zn2+-壳聚糖螯合物
红外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改性壳聚糖金属螯合物的合成及电催化性能
2-吡啶甲醛
改性壳聚糖
螯合
氧还原电催化剂
2-吡啶甲醛改性壳聚糖的合成及螯合性能的研究
壳聚糖
2-吡啶甲醛
正交实验
螯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壳聚糖和Ag(Ⅰ)空位壳聚糖膜与Ag(Ⅰ)的螯合反应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壳聚糖膜 模板螯合 银离子 动力学 螯合机理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36.1
字数 28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5.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宁生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化系 46 239 7.0 12.0
2 丁纯梅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化系 45 397 12.0 17.0
3 乔永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化系 3 54 3.0 3.0
4 张志国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化系 3 28 3.0 3.0
5 李倩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化系 2 2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93)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壳聚糖膜
模板螯合
银离子
动力学
螯合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