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内照射、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分析这几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采用雄性新西兰白兔,给予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喂养6周后,行髂动脉内膜损伤术复制成再狭窄模型.然后随机分成4组:单纯损伤组、照射组、药物组、联合组.术后2,4,8周3个时相点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阳性细胞,即增殖细胞;以及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观察血管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其他3组与单纯损伤组相比:①表示内膜增殖程度的指标如:内膜厚度(IT)、内膜/中膜厚度(IT/MT)、内膜面积(IA)、内膜面积/中膜面积(IA/MA)和管腔面积(LA)均显著减少(P<0.05);②血管壁增殖细胞PCNA及NF-κB、ICAM-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与其他3组相比:①表示内膜增殖程度的指标IT、IT/MT、IA、IA/MA、LA均显著减少(P<0.05);②血管壁增殖细胞PCNA及NF-κB、ICAM-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①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联合应用可以防止再狭窄的形成;②血管内照射可有效地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③联合应用血管内照射和斯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进行干预效果更加明显.
推荐文章
药物涂层材料对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影响
血管内支架
药物涂层
金属裸支架
再狭窄
32磷血管内照射、舒降之和波立维联用预防血管再狭窄
药理学
32磷血管内照射、舒降之和波立维联用抑制再狭窄
免疫组织化学法
再狭窄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增殖细胞核抗原
PTA后再狭窄的血管内放射治疗研究现状
近距离放射疗法
血管成形术,气囊
再狭窄
评价研究
动物,实验
放射治疗剂量
治疗结果
PTA后再狭窄的血管内放射治疗研究现状
近距离放射疗法
血管成形术,气囊
再狭窄
评价研究
动物,实验
放射治疗剂量
治疗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内照射与药物联用对血管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缩窄,病理性 照射,血管内 辛伐他汀 氯吡格雷 增殖细胞核抗原 胞间黏附分子-1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3|R815.2
字数 3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5.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虹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35 108 6.0 8.0
2 肖传实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234 1162 15.0 21.0
3 陈浩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17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缩窄,病理性
照射,血管内
辛伐他汀
氯吡格雷
增殖细胞核抗原
胞间黏附分子-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