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观察法和光纤探针信号识别流型,对水平管内气液两相环状流形成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用表示气液两相惯性力之比无量纲准则数K和液相韦伯数来关联实验数据,得到了分层流和间歇流向环状流转变的准则关系式.结果表明,环状流可分别由分层流和间歇流转化而成,但其转化机理各不相同.分层流转化为环状流是帆船机理与二次流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间歇流转化为环状流则是气相对液相的冲穿机理作用的结果.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推荐文章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进口段的实验研究
泡状流
进口段
切应力
压降
水平管内多孔板后的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
气液两相流
气泡
孔板
流动
流型
可视化实验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型及换热的研究进展
水平管内流型流型图凝结换热
垂直同心环形管内上升气液两相环状流含气率与压降预测
垂直同心环形管
气液流动
含气率
压降
环状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环状流形成机理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气体-液体流动 两相流 环状流 转变机理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3-8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359
字数 30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2467.2005.05.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芳德 西安交通大学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84 711 15.0 20.0
2 杨燕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43 867 14.0 19.0
3 胡志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6 134 5.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体-液体流动
两相流
环状流
转变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467
31-1466/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4-33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981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