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采用直接硫酸酯化法和定向硫酸酯化法制备硫酸酯基分别在C-6、C-2和C-6,2的3种纤维素硫酸酯CSC6、CSC2和CSC6,2,并分别通过凝血时间和凝血因子活性分析研究其抗凝血活性,以揭示硫酸酯基的位置与纤维素硫酸酯抗凝血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SC6,2延长凝血酶时间(tTT)和抑制凝血因子Ⅱa的活性突出,CSC2具有较强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APTT)和抑制凝血因子Ⅹa的活性,CSC6的抗凝血效果和对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均不如前二者.硫酸酯基的位置影响纤维素硫酸酯糖链的伸展程度和空间构象,导致其与抗凝血酶ATⅢ的结合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抑制Ⅱa、Ⅹa和延长tAPTT、tTT的效果.
推荐文章
抗凝血纤维素硫酸酯制备过程的优化
纤维素硫酸酯
抗凝血
优化
两种硫酸酯化纤维素钠的结构和抗凝血活性研究
微晶纤维素
三醋酸纤维素
硫酸酯化
抗凝剂
β-1,4-葡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抗凝血活性
葡聚糖硫酸酯
抗凝血
机制
自由基氧化法制备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凝血活性
岩藻聚糖硫酸酯
自由基氧化降解
抗凝血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硫酸酯基的位置与纤维素硫酸酯抗凝血活性关系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纤维素硫酸酯 取代位置 抗凝血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化学工程、制药、食品和天然产物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8-17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423.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1157.2005.09.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584 8704 44.0 64.0
2 郭祀远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324 6137 39.0 61.0
3 王兆梅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52 858 14.0 28.0
4 李冰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76 1743 25.0 33.0
5 陈玲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50 2316 26.0 4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素硫酸酯
取代位置
抗凝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