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讨论了透视变换的基本原理.由于与画面成一角度的平行线簇经透视变换后交于灭点,因此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获得透视图:一是保持画面铅垂,通过旋转物体使之与画面构成角度达到透视变换效果,得到了三种最佳透视变换矩阵;二是通过倾斜投影画面达到透视变换效果,给出了通过倾斜画面得到三灭点透视图的齐次透视变换矩阵.两种方法的灭点都是可预先控制(即可先决定灭点再决定变换矩阵)的,比较彻底地解决了透视变换矩阵元素的产生方法.给出了"对一个空间物体,一定存在另一个空间物体,使前者在画面上的透视投影与后者的平行投影是一样的,且保留了深度方向的对应关系"的证明.这个性质可使复杂的透视投影转化成简单的平行投影,使得立体图形的处理大为简化.
推荐文章
基于逆透视投影变换的图像拼接方法
图像拼接
逆透视投影变换
多分辨率匹配
模板匹配
图形变换中透视投影变换矩阵的推导
地图可视化
图形变换
透视投影
变换矩阵
基于透视投影的垂直视角投影算法研究
垂直投影
透视变换
图像投影
图像处理
三维图形变换的统一矩阵
轴测投影
透视投影
变换矩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透视和透视投影变换 --论图形变换和投影的若干问题之三
来源期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透视变换 齐次矩阵 计算机图形学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图形算法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4-73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94
字数 2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9775.2005.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援军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70 948 17.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7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3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3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透视变换
齐次矩阵
计算机图形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月刊
1003-9775
11-2925/TP
大16开
北京2704信箱
82-45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95
总下载数(次)
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