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改良培养方法.方法:取皮肤标本,先用2.5 g/L胰蛋白酶4℃浸泡22 h(冷消化法),以便于表皮真皮分离;分离后刮除真皮面(真皮刮除法)以获取基底细胞;收集表皮及基底细胞并混合,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培养至第5 d,采用人工纯化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其他操作同人表皮细胞常规培养法.培养结束后,以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较.实验重复3次.结果:改良组3次培养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7%,91%和95%,均高于对照组(82%,82%和85%)(P<0.05).改良组生长速度亦较快.结论:采用人工纯化法、冷消化法和真皮刮除法等改良方法可提高体外培养的人表皮角质细胞存活率及生长速度.
推荐文章
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
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离
鉴定
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
体外共培养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Toll样受体
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改良培养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角质形成细胞 体外培养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9
字数 2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5.01.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若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30 66 4.0 6.0
2 赵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30 152 7.0 11.0
3 张娓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19 6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培养
角质形成细胞
体外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