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汤姆·蒂克沃尔的《罗拉快跑》对90年代末的电影观众造成的巨大的视觉冲击,堪比40年前戈达尔的《精疲力尽》。所不同的是,戈打尔的电影语言是冰冷而忧郁的,他创造的人物带有些许卡通色彩,而蒂克沃尔则相反,他的电影热情、活跃、人物更接近真实。这部蕴涵着丰富哲理的电影,轻盈而优雅,让我们感到亲切,同时也引人深思。对比其它技巧出众的电影,如《低俗小说》、《猜火车》、《罗拉快跑》有着同样的快速简捷的节奏,但结构更加紧凑。可以通过几个关键词来解读这部慷瑞士钟表般精确高速运行的电影,那就是——
推荐文章
后现代电影《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
罗拉快跑
视听语言
后现代
《又来了,爱情》中的爱情结局解读
《又来了,爱情》
多丽丝·莱辛
爱情结局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思想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教育
解决
对《头号玩家》的叙事学和游戏学解读
头号玩家
故事形态学
结构主义叙事学
游戏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游戏·时间·爱情·狂奔——解读《罗拉快跑》
来源期刊 电影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罗拉快跑》 解读 电影观众 爱情 时间 游戏 《低俗小说》 视觉冲击 90年代 电影语言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1
页数 2页 分类号 J9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罗拉快跑》
解读
电影观众
爱情
时间
游戏
《低俗小说》
视觉冲击
90年代
电影语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影
月刊
1671-2528
11-4668/J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2-97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9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