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群体性癔病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预后等因素,为积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查询2000年1月~2005年6月国内中小学生群体性癔病发作的33例报道,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及其临床表现等因素.结果中小学生群体性癔病发病年龄大多在7~15岁,以10岁左右的小学生为最多.女孩较男孩多见.诱因以预防接种为最多,临床表现以转移症状为主,个别学生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与诱因密切相关.通过隔离、支持、对症治疗,预后大多良好.结论不良暗示及自我暗示在中小学生群体性癔病发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及时果断处理此类事件,加强心理护理,积极进行癔病知识宣教.
推荐文章
多种群体性干预措施在中小学生视力低下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多种群体性干预
中小学生
视力低下
应用效果
关于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分析
中小学生
辍学
家庭教育
校园
中小学生近视相关因素分析
近视
青少年
眼轴
形觉剥夺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培养
中小学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小学生群体性癔病发作的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群体性癔病 转移症状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校卫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1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群体性癔病
转移症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
月刊
1727-3153
39-7858HK/R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428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