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遗传易感基因Parkin基因4,6,7号外显子突变的多态性,探讨Parkin基因突变在家族和散发的原发性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性脑疾病研究所完成.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测序技术及整合荧光偏振技术和模板指导荧光末端掺入技术,对36例家族性及214例散发性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Parkin基因4,6及7号外显子突变检测,观察有无Parkin基因突变及其突变类型和不同的突变率,并以250名正常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参与者均知情同意.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5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和250例健康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36例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中共发现Parkin基因exon 4号缺失突变8例、601位G→A点突变型2例;exon 6缺失5例、768位T→C点突变型1例;exon 7缺失3例、未发现exon 7点突变型.②214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有exon 4号缺失突变2例、601位G→A点突变型40例;exon 6缺失2例、768位T→C点突变型22例、820位C→G点突变20例;exon 7缺失1例、924位C→T点突变型10例、952位G→C点突变型12例.③250名阴性对照组中无缺失突变,发现exon4 601位G→A点突变型10例,exon6 768位T→C点突变型5例、820位C→G点突变型3例,exon 7 924位C→T点突变型3例、952位G→C点突变型8例.结论:Parkin基因在家族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中表现出不同的突变类型,提示出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也可能与其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相关联.
推荐文章
Tau基因A0多态性与中国人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遗传学
基因,tau
多态性(遗传学)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遗传学
等位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基因频率
基因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遗传学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闽南地区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散发性帕金森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CA
ITGA
LRRK2
早发性和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的检测
parkin基因
帕金森病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帕金森病基因突变多态性与其家族性和散发性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帕金森病/遗传学 基因 突变 多态现象(遗传学)
年,卷(期) 2005,(1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2.5
字数 4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17.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帕金森病/遗传学
基因
突变
多态现象(遗传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