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培养液环境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08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动物为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标准培养液和条件培养液,体外分离兔长骨骨髓基质细胞,标准培养液和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原代细胞,3 d后半量换液,其后每两三天换液1次.当细胞融合80%,用25 g/L胰蛋白酶消化,以1:2传代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逐日观察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采用常规24孔培养板计数法测定第3代细胞在标准培养液及条件培养液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生长曲线.以5×107L-1细胞接种到96培养板中,培养24 h后,更换标准培养液、条件培养液,继续培养至第5天及第10天,经处理,每孔加100μL碱性磷酸酶底物溶液,37℃孵育40 min,每孔加1 mol/L氢氧化钠50 μL终止反应,在490 nm波长测定各孔吸光度值,以U/L表示细胞碱性磷酸酶相对活性.将传代培养至第10天的标准培养液和条件培养液细胞分作2组,去除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液pH 7.3清洗,10 g/L多聚甲醛固定1 h,行常规VonKossa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实验数据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在标准培养液中生长良好,细胞接种后1 d少量细胞贴壁,呈圆形,2 d可见贴壁细胞增多,3 d有少量细胞呈纺锤形,6 d后见细胞呈多种形态,且形成分散的集落,其间混有少量圆形透光度较好的细胞.1周后细胞集落迅速增多,且集落中的细胞明显增多,近12~14 d集落融合成片,细胞排列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旋涡状排列,表现为类成纤维样细胞集落生长.②条件培养液有较明显的增加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条件培养液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标准培养液组(P<0.05),条件培养组液随培养时间延长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高(P<0.05),而标准培养液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③条件培养组VonKossa染色强阳性,细胞间连接处可见大量黑色沉积物,证实有大量矿化结节的存在.而在标准培养液组未见黑色沉积物,VonKossa染色阴性.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条件培养液中可明显增强其形成矿化组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