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所研制的微乳化剂乳化重油,重油的燃烧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掺水量为3%~12%时,重油的热值提高了2.5%~6.0%.通过TEM观察,微乳化重油呈油包水W/O型乳液结构,油水界面清晰,界面膜较厚,乳化油粒径大约为20~30 nm,油水分散均匀,并且分散后的重油粘度增幅小,稳定性好,室温下至少可保存3个月,80℃高温3天不破乳.
推荐文章
重油组分密度表征和结构验证的分子模拟
重油
密度
分子结构
分子模拟
牡丹籽油微囊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牡丹籽油微囊
制备
复凝聚法
表征
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
重油
乳化
乳化油
催化裂化
乳化重油催化裂化反应的研究
乳化油
纯重油
催化裂化
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乳化重油助燃效果研究与表征
来源期刊 能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 微乳化 粒径 热值 TEM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0
页数 2页 分类号 TE626
字数 17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7439.2006.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玲 暨南大学物理系光电与纳米材料实验室 78 424 11.0 15.0
2 周玲 暨南大学物理系光电与纳米材料实验室 3 10 1.0 3.0
3 郭锐 暨南大学物理系光电与纳米材料实验室 7 20 2.0 4.0
4 李世平 暨南大学物理系光电与纳米材料实验室 4 22 2.0 4.0
5 李嫦 暨南大学物理系光电与纳米材料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
微乳化
粒径
热值
TE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技术
双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7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