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地形图判读,航片、卫片验证、核对及前人资料分析和年代学方法,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现代河谷之上存在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夷面.高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1700~2000m,完成于老第三纪末;低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1200~1500m,完成于上新世末;剥夷面分布高度海拔为800~1200m,形成年代为3.4~1.8Ma B.P..高夷平面在地貌上表现为宽浅的坳谷洼地与低矮的缓丘相结合,呈现一派波状起伏的老年期地貌景观;低夷平面多表现为高大的岩溶丘陵与大型洼地相组合的岩溶台面,洼地两侧多有水平溶洞发育;剥夷面可以岩溶盆地、山间盆地、岩溶台面、河谷盆地、岩溶洼地及河流宽谷等多种地貌形式存在,没有大范围可比性.
推荐文章
长江三峡地区概貌
长江三峡
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夷平面研究新进展
夷平面
准平原
山麓面
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长江三峡复杂斜坡成因问题
三峡水库
复杂斜坡
'复合堆积体'
古川江和古峡江贯通
区域地球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三峡地区夷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年代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三峡地区 夷平面 剥夷面 形成年代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P931.5
字数 45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6.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况明生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60 381 12.0 17.0
2 谢世友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79 1598 20.0 30.0
6 袁道先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41 706 16.0 25.0
7 王建力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08 983 17.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71)
二级引证文献  (203)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6(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3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地区
夷平面
剥夷面
形成年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