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儿童面对他难以理解和承受的巨大压力或挫折时,会产生一种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这就是"童年恐慌".这种心态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持续一定时间后,就有可能损伤当事者一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因其职业使命的特殊性,极有可能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因而,教师既可能是"童年恐慌"的最好防范者,也可能是"童年恐慌"的直接制造者.每一位有良知、有责任感、有真正人文关怀的教师,都必须高度防范"童年恐慌"现象的出现.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度防范"童年恐慌"
来源期刊 河南教育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童年 学生 老师 焦虑心态 中小学教师 人格发展 毕淑敏 恐慌 防范 身心健康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4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童年
学生
老师
焦虑心态
中小学教师
人格发展
毕淑敏
恐慌
防范
身心健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教育(基教版)
月刊
1003-2223
41-1033/G4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
36-30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2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