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定6-羟基多巴损伤纹状体后黑质和腹侧被盖区的变化,并探讨阿扑吗啡在该模型中可能存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6-羟基多巴损伤纹状体模型:在造模前15分钟,连续22天皮下注射阿扑吗啡10 mg/kg·d.在第5周时,观察大鼠行为学(安啡他明诱导的旋转数目)、组织化学(TH/Nissl染色后黑质和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细胞)、神经化学(高压液相法测定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改变.结果 阿扑吗啡不仅消弱安啡他明诱导的旋转数目,而且,显著减少黑质的损伤(与对照组相比,多巴胺细胞达到69%,细胞形态恢复正常)和腹侧被盖区的损伤(多巴胺细胞增加了60%,细胞形态恢复正常);并且,阿扑吗啡显著消弱6-羟基多巴损伤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使DOPAC/DA率恢复正常.结论 在6-羟基多巴损伤纹状体模型中,阿扑吗啡不仅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且有神经营养作用.但神经营养作用局限于腹侧被盖区,并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
推荐文章
阿扑吗啡对6-羟基多巴胺毁损纹状体鼠的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
阿扑吗啡
神经保护
6-羟基多巴胺
黑质
腹侧被盖区
姜黄素对6-羟基多巴胺所致大鼠拟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
大鼠
姜黄素
6-羟基多巴胺
帕金森病
多巴胺
阿朴吗啡诱导黑质毁损大鼠纹状体c-fos表达
6-羟基多巴胺
阿朴吗啡
黑质
c-fos
阿朴吗啡诱导黑质毁损大鼠腹侧被盖区c-jun表达
6-羟基多巴胺
阿朴吗啡
中脑腹侧被盖区
酪氨酸羟化酶
c-jun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扑吗啡对6-羟基多巴损伤的黑质纹状体大鼠的保护
来源期刊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扑吗啡 神经保护 神经营养 腹侧被盖区 帕金森病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1-338
页数 8页 分类号 R971+.5|R742.5
字数 815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静晨 中国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6 69 2.0 6.0
2 许建阳 中国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5 66 2.0 5.0
3 袁红 中国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 65 2.0 2.0
4 梁立武 中国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 2 1.0 1.0
5 吉慧如 中国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 2 1.0 1.0
6 王梅康 中国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 2 1.0 1.0
7 张海英 中国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 2 1.0 1.0
8 曹力 中国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扑吗啡
神经保护
神经营养
腹侧被盖区
帕金森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3-7067
31-1975/R
16开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405室
4-608
1985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