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纳米碳管的微观结构与嵌锂行为,对于制备出真正实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催化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碳管,对提纯后的纳米碳管进行了充放电性能的研究.纳米碳管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295mA·h/g,不可逆容量为845 mA·h/g,充放电效率为34.7%.采用XRD、TEM和FTIR谱研究了纳米碳管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SEI膜)的形成机理和组成.纳米碳管管径约20~30nm,长大于100nm,定向生长.纳米碳管的层间距d002值为0.349 6nm,表面存在着羰基(-CO-)、羟基(-OH),碳氢σ键等活性基团.纳米碳管在锂离子反复的嵌入与脱出后,层间距变大,衍射峰变宽,峰强变弱.
推荐文章
多壁纳米碳管的压力储氢研究
多壁纳米碳管
预处理
储氢
碳纳米材料构建高性能锂离子和锂硫电池研究进展
碳纳米材料
锂离子
锂硫电池
研究进展
梯度纳米结构钛管的拉-扭双轴疲劳行为研究
钛管
梯度纳米结构
双轴疲劳
表面纳米化处理
以预锂化多壁碳纳米管为负极的锂离子电容器性能
预嵌锂
负极
多壁碳纳米管
活性炭
锂离子电容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碳管的结构与嵌锂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碳管 结构 充放电性能 嵌入反应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27+.1
字数 28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251.2006.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秀静 104 1000 19.0 24.0
2 高虹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 69 497 13.0 18.0
3 符岩 60 612 16.0 21.0
4 张爱黎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 54 196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碳管
结构
充放电性能
嵌入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1251
21-1252/T
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25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