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它直接关乎国家软实力的建设,又与国家现行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相辅相成."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特点,也展现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议"八荣八耻"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征
来源期刊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八荣八耻 意义 特征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社会主义荣辱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舜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9 42 4.0 6.0
2 都兴芳 17 66 3.0 8.0
3 孙丽丽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八荣八耻
意义
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季刊
1673-811X
22-1320/D
16开
长春市上海路656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