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比较西罗莫司口服给药(商品名:雷帕鸣)和局部缓释给药两种不同方式对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优缺点.方法:健康家兔24 只,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Pluronic F-127 对照组、局部缓释西罗莫司组和口服西罗莫司组.观察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内膜及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程度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局部缓释西罗莫司组和口服西罗莫司组血管内膜增生受到明显抑制[内膜厚度分别为(90.11±10.99) μm, (29.38±10.45) μm和(18.29±9.03)μm],管腔再狭窄程度减轻(管腔面积/总面积分别为0. 58±0.11, 0.80±0.16 ,0.77±0.16),平滑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31.03%±6.80%, 20.32%±9.19%和16.22%±5.85%),细胞凋亡水平增加(调亡指数分别为16.27%±6.49%, 33.39%±7.05%和33.42%±7.11%),局部缓释西罗莫司组与口服西罗莫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缓释西罗莫司与口服西罗莫司均可以有效抑制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局部缓释给药方式由于对全身影响小而推荐作为首选给药方式.以上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西罗莫司高产突变株FC904-33
西罗莫司
诱变育种
生物合成
西罗莫司胶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改进
西罗莫司胶囊
杂质谱
断雷帕霉素
氧化物杂质
西罗莫司脂质体的制备及处方因素考察
西罗莫司
脂质体
包封率
单因素考察
正交设计
巨大芽孢杆菌生物转化西罗莫司
西罗莫司
微生物转化
巨大芽孢杆菌
29,42-O-双去甲基雷帕霉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罗莫司给药方式对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 免疫抑制剂 血管内膜 增生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1-167X.2006.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47 285 9.0 15.0
2 张鲁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16 59 4.0 7.0
3 石志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6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环内酯类
免疫抑制剂
血管内膜
增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167X
11-4691/R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7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