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象山先生十分关注教化对人格塑造和社会安定的实践意义.与其心学旨趣相仿,象山更为强调的是教化的主体性.象山把教化的本质规定为自我教化,认为教化的关键就在于"正人心",恢复"本心",社会教化不过是自我教化向外推衍的结果.尽管通过讲明与践履,教化的最终目标是"一致于道",但它又有着民众社会教化和士君子自我教化的分野,正是在这讲明与践履、民与士、社会教化和自我教化的张力中,象山先生开始了自己的教化理论与实践.象山坚信,人的普遍本质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因此,同西方教化理论相比,象山先生的自我教化理论通过向内在自我回归以实现人的普遍性的提升,从而达成了人的本质的自我认同而非异化,这一睿见卓识意义深远.
推荐文章
县级媒体融合的象山实践
媒体融合
指挥调度
新媒体业务
实时同步
象山新井象山矿贯通测量实践
测距导线
测距三角高程
控制
长距离
贯通
象山港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的关系
赤潮
富营养化
象山港海域
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功能区
生态补偿
理论与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讲明与践履--象山教化理论与实践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史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教化 德化 自我教化 社会教化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宋明儒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90
页数 8页 分类号 B2
字数 109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396.2006.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人求 北京大学哲学系 12 72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化
德化
自我教化
社会教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史
双月刊
1005-0396
11-3042/B
大16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2-3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