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的人物品藻始自东汉时期。到了魏晋时代,人物品藻在士大夫中间盛行,他们注重于人物的风采神韵,使这种品藻不再是实用的、道德的,而变成审美的。宗白华说:"中国的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人物的品藻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很大,中国许多艺术作品都渗透了这种审美精神。从中国人物品藻中可以看到中国人追求自身形象,气质,人格美的审美标准和境界。总的来看中国传统审美推崇的是一种"高雅"的审美境界,是一种超逸脱俗,典雅精致,幽雅温婉等与自然相融合的和谐宁静的美感,这符合儒家审美"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典范。中国的审美总的来看是一种温和的,柔美的,宁静的,含蓄内敛的,这是中国古代所赞许的一种人的气质美。这种古雅的审美在今天同样应该被推崇,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越来越世俗化,而"雅"的审美观仍然应该被提倡,高尚的、高雅的人格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保持和发扬民族气节,有利于发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
推荐文章
浅谈魏晋士人的人物形貌品藻——对《世说新语·容止》一章的分析
《世说新语》
人物品藻
美学
儒道融合
魏晋
石墨化碳对微藻油脂及微藻生物柴油的脱色研究
石墨化碳
微藻油脂
生物柴油
脱色
论晋人之美与魏晋人物画
人物品藻
人的觉醒
顾恺之
形神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物的品藻
来源期刊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人物的品藻 神韵美 才性美 风骨美 美育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3
页数 2页 分类号 I0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佳 6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物的品藻
神韵美
才性美
风骨美
美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季刊
1007-9106
62-1110/C
大16开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98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