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从词汇学、词源学、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词义的反义转化与并存现象及根源;根据关联理论分析模糊语言可能带来的歧义.试图揭示该研究的必要性及在语言教学、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理解中的实际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从《老子》反义词看反义词聚合
《老子》
反义词
反义词聚合
英语层级反义词识解的语用研究
层级反义词
标记性
预设
礼貌
《模具 术语》国家标准中同形异义词的用法比较和英文对应词的规范使用
《模具 术语》
国家标准
术语
同形异义词
英文对应词
定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义词反义转化与同形异义词反义并存现象探源
来源期刊 理工高教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同形异义词 反义 并存 转化 多义词 探源 比较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理解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爱军 19 43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形异义词
反义
并存
转化
多义词
探源
比较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理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理工高教研究
双月刊
1671-606X
42-1661/G4
武昌珞狮路122号
出版文献量(篇)
34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