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16 Hz,90,110及130dB的次声作用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骨架F-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ECV-304接种于细胞爬片上,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90,110,130 dB次声暴露组.各次声暴露组均接受2 h相应强度的次声作用,对照组则作次声假暴露处理.于次声作用后即刻、1 h、2 h、4 h、8 h、12 h及24 h分别对各组细胞进行F-act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同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F-actin的表达变化,记录并测定其F-actin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对照组细胞中的大部分荧光样物质呈弥漫状态,胞膜荧光较强,胞浆内可见少量肌动蛋白纤维丝,方向不规则,长短不一.即刻观察经不同声压级次声作用后的3组细胞,均可见其胞浆中微丝F-actin明显粗大、变长,其间的荧光样物质大多为较长的粗大应力丝,沿细胞纵轴排列较多,细胞数量及荧光强度明显增加,细胞膜与对照组类似,均结构完整且荧光增强;在次声作用后8 h时,各次声暴露组细胞的F-actin仍处于高表达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其F-actin表达逐渐降低;当次声作用后24 h时,各次声暴露组F-actin与对照组已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声压级次声暴露组细胞的F-actin变化趋势均基本一致,3组细胞的F-actin表达在各检测时间点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16 Hz,90dB、110dB及130dB的短时次声暴露均可诱导人脐血管内皮细胞F-actin表达改变,导致其骨架重建;并且由短时次声作用诱发的细胞骨架改建可在次声暴露结束后24 h时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