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席勒的宗教观点立足于西方神人关系的传统,继承了近代康德的观点,但又把康德的道德象征的神变成了审美的神。在席勒那里,上帝只有作为审美假象的自由游戏的形象出现时才是自由和审美的神,才是值得赞美的。而"与现实和真理相混淆"的上帝则是席勒极力批判的。从人性的自由出发,席勒的审美教育第一步是通过艺术把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其本性的自由和完整。但在席勒看来,真正自由的人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是审美教育的第二步,它通过崇高来完成,人性崇高的极限就是神性和上帝。所以在自由的发展道路上,人从"完整的人"向"全能的神"不断地迈进。《强盗》中的卡尔·穆尔正是这样的典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完整的人”到“全能的神”
来源期刊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完整的人” “全能的神”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B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家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6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审美教育
“完整的人”
“全能的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梦学刊:高教版
季刊
湖南省岳阳市学院路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出版文献量(篇)
9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