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淀粉/丙烯酰胺单体/乳化剂/油/水反相乳液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乳化剂浓度、淀粉单体比、油水比等因素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引发剂浓度、单体淀粉比、反应温度影响显著;乳化剂用量和油水比对反相乳液体系的形成及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淀粉与亲水性单体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为淀粉团粒表面控制.
推荐文章
机械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玉米淀粉
机械活化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
反应活性
反相乳液法mSt-g-AM接枝共聚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
机械活化淀粉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速率
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
接枝共聚
酸性水解
淀粉
丙烯酰胺
高锰酸钾引发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高锰酸钾
木薯淀粉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相乳液法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表面控制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0-4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16.343|TS235.2|O623.626
字数 24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9015.2006.03.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成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61 1515 22.0 28.0
2 黄祖强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45 1740 22.0 33.0
3 童张法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62 5329 32.0 44.0
4 张友全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9 601 15.0 22.0
5 廖丹葵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0 965 16.0 27.0
6 尚小琴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6 480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397)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09(6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0(7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1(4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2(4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3(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4(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5(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6(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淀粉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表面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