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得到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在承受着“物质贫困”的同时,也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威胁。现实中,一些贫困生人生观相当消极,自我意识十分封闭,心理压力非常沉重,这种精神面貌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很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根据贫困生的心理实际,探索有效的心理扶贫工作之路,就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心理扶贫工作应紧密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生走出消极思想的误区由于特殊生活经历,贫困生对贫困有着具体而深刻的体验:为了供孩子上学,家里省吃俭用,四处借债;为了节约手中有限的钱,他们不仅要“量入为出”,甚至还要“斤斤计较”……。可以说,每一个贫困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这些特殊经历使得贫困生更关注自身物质利益的得与失。面对校园里一些同学的富裕与潇洒,面对社会上绚丽多姿的物质生活,一些贫困生往往不能摆正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极易产生消极的人生观。部分贫困生只关心个人的境遇和前途,短浅地认为自己上学就是为了摆脱自身和家庭的贫...
推荐文章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精神扶贫
高校
贫困生
心理问题
精神扶贫
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大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对症下药
浅议高职院校贫困生等级认定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
贫困生
等级认定
指标体系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贫困生工作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贫困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扶贫”工作
来源期刊 西北职教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年,卷(期) xbzj_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1页 分类号 B84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枚 25 62 4.0 7.0
2 黄盛 30 7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职教
双月刊
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