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2005年11月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分析,说明对于越来越频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不仅要及时处置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减轻其危害后果,由此而引起的社会软毁伤的防护也应该提起全社会的重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及处理措施,保持信息畅通,是减轻软毁伤的前提条件.
推荐文章
松花江表层沉积物有毒重金属污染评价?
有毒重金属
Pearson 相关系数
主成分分析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松花江
松花江汛期最高水位预报
神经网络
水位
预报
逐步回归
第二松花江源头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第二松花江
源头区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花江污染事件"的软毁伤效应
来源期刊 江苏环境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松花江污染事件 应急处理 软毁伤
年,卷(期) 2006,(z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X7
字数 37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829.2006.z2.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国根 17 56 6.0 7.0
2 刘伟卿 2 1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花江污染事件
应急处理
软毁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技
双月刊
1674-4829
32-1786/X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黄河南路60号
28-17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