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高分辨电镜和高空间分辨分析电镜,使我们可以在纳米和原子尺度研究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微区成份,从而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解.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材料学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冲击着材料研究的模式.对显微结构的研究也是如此.材料的微结构,作为组成材料的大量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本质上是由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即化学键决定的.借助第一原理总能与电子结构计算可给出原子间成键的详尽的信息,它在显微结构及其演变的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将先进电子显微术与计算材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从纳米、原子尺度到电子尺度等多个层次对钛基金属间化合物和陶瓷(Ti3SiC2,TiC,TiAl)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推荐文章
放电等离子烧结Ti/(1-x)Ti3SiC2+xSiC层状材料的显微结构
层状材料
Ti3SiC2
SiC
放电等离子烧结
热稳定性
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Al2O3/Ti3SiC2
层状
原位
热压
放电等离子烧结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与磨削性能
Ti3SiC2
金刚石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组织
磨削性能
La2O3掺杂Ti3SiC2/Cu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Ti3SiC2
Cu复合材料
耐磨性
显微硬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i3SiC2与TiAl的显微结构与电子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显微结构 电子结构 电子显微学 第一原理计算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优秀博士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7-8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
字数 9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175.2006.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恒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 56 447 13.0 19.0
2 贺连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 25 118 7.0 10.0
3 于荣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 2 2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属间化合物
显微结构
电子结构
电子显微学
第一原理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