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实验室研究了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在N、P单因子营养限制(N:500μg·L-1,P:74~0.74μg·L-1和P:74μg·L-1,N:500~5μg·L-1)条件下的生长和孢囊形成.结果显示N、P限制不利于锥状斯氏藻的快速生长,其中低P对细胞生长的限制作用更显著.其孢囊形成率在15~99%之间,中度N限制能促进孢囊的形成,形成率几乎可达100%.孢囊一般在对数生长期结束、细胞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开始形成.但由于接种后营养盐浓度的急剧降低,营养极度限制组孢囊可在接种后第1 d就开始形成.结果显示稳定生长期孢囊的大量形成大大降低了锥状斯氏藻营养细胞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赤潮的消亡.
推荐文章
黑暗、温度对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形成、存活与萌发的影响
锥状斯氏藻
暂时性孢囊
形成
存活
萌发
广东大亚湾甲藻孢囊及其与锥状斯氏藻赤潮的关系
孢囊
锥状斯氏藻
沉积物捕捉器
大亚湾
南海
大亚湾海域锥状斯氏藻孢囊形成与萌发的季节变化
锥状斯氏藻
孢囊
种群动态
水华
大亚湾
南海
锥状斯氏藻休眠孢囊萌发调控因子的实验室研究
锥状斯氏藻
休眠孢囊
萌发
环境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氮磷限制对锥状斯氏藻孢囊形成的作用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锥状斯氏藻 孢囊 生长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X173
字数 33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873.2006.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朝晖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91 2325 29.0 45.0
2 张玉娟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0 147 7.0 11.0
3 曹宇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7 8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13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锥状斯氏藻
孢囊
生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