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具有全线各系统综合监控、不同工况下各系统联动、信息高度共享和系统自主决策等特征.从数据流和控制流角度出发,提出系统的3层体系架构,即综合决策层、车站决策层和现场控制层.综合决策层负责监控全线范围内的系统,制订全线的综合决策,并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和信息交互.中央级综合监控中心具有控制、报警和画面显示等等功能.车站决策层负责监控本站范围内的各监控子系统,并协调各子系统的联动功能,提供车站级的决策.车站级综合监控中心具有实时信息采集、维护监控和报警处理等功能.现场控制层分为面向服务类、运营类和安全类等3类系统,包括6个子系统.系统的关键部分是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通信平台.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源接口、信息融合、数据挖掘和信息发布等技术.网络通信平台的关键技术主要是目前通用的SDH,ATM等标准通信技术.
推荐文章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列车研制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检测列车
列车组成
技术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新员工培训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
新员工
培训体系
分享培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发模式
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
开发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监控 信息共享 网络通信 框架模型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2
页数 7页 分类号 U284.48|U29-39
字数 55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6.01.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平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23 474 12.0 21.0
2 徐杰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55 1057 17.0 31.0
3 王富章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9 169 7.0 9.0
4 张莉艳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5 207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8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监控
信息共享
网络通信
框架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