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人体血糖浓度无创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如测量温度,压力等,另外还有人体的状态.在这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温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研究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定量影响,文章采用葡萄糖水溶液,在15,20,25,30,35,40℃等六个温度点处做了研究,样品浓度范围为10~200 mg·dL-1,浓度间隔为10 mg·dL-1,波长范围为1 100~1 700 nm.在各温度点处建立模型,并利用不同的模型进行相互预测.建模结果为RMSEP值最大为11.227 9 mg·dL-1,最小为3.298 8 mg·dL-1,相关系数在0.98左右.当温度改变1℃时,预测结果会有平均△c=2.662(mg·dL-1·℃-1)的预测误差,这结果表明当建立模型温度与测试时的温度一致时误差最小.另外,文章提出了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减小或者补偿由温度给测量结果来的影响.
推荐文章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模拟样品的试验研究
葡萄糖溶液
模拟样品
无创血糖测量
近红外线光谱
PLS
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的研究
近红外
经皮的
无创血糖检测
浅谈织物结构对近红外光谱影响
近红外光谱
纺织品检测
织物结构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过程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近红外光谱技术
制药过程分析
化学计量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体血糖浓度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过程中温度对结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无创 测量条件 温度 近红外光谱 模型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2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593.2006.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可欣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194 2590 26.0 39.0
2 崔厚欣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8 144 7.0 8.0
3 陈民森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66 3.0 3.0
4 安林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7)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创
测量条件
温度
近红外光谱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