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矩阵变换器有效开关模式,分析了矩阵变换器供电时电机共模电压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方法时,共模电压的最大峰值与零矢量的开关状态有关.为了减小矩阵变换器输出共模电压,对输出电压零矢量开关状态组合形式进行了修正,将60°相区内的一个零矢量用2个不同状态的零矢量替换,使共模电压最大峰值降低到原来的1/3.最后对实际的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原理样机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改进的零矢量状态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矩阵变换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直接转矩控制
矩阵变换器
直接转矩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变结构控制
九开关变换器驱动的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两相断路时的容错控制
九开关变换器
SVPWM算法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
两相断路
容错控制
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
矩阵变换器
永磁同步电机
变流技术
控制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在电动叉车上的应用
电动叉车
永磁同步电机
直流电机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共模电压抑制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空间矢量调制 共模电压 零矢量 开关模式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34
字数 17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1964.2006.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穆新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38 511 11.0 22.0
2 周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127 2327 26.0 45.0
3 葛红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85 416 11.0 18.0
4 张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11 176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矩阵变换器
空间矢量调制
共模电压
零矢量
开关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64
32-1152/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内
28-7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0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