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阳性但无显著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因发作性胸痛症状拟诊冠心病入院,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超过0.55的病人85例,根据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Bruce方案)结果,分为运动试验阳性组58例与阴性组27例,分析两组间升主动脉脉压(pulse pressure,PP)与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及左心室舒张末压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 index,LVED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①运动试验阳性与阴性组间的病人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是否伴有高血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升主动脉PP与PP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VEDP在运动试验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而LVEDPI则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有胸痛症状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PP或PPI指标并不能反映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同时伴有LVEDP增加者易出现运动试验阳性,提示X综合征者的LVEDP增加可能与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有关,LVEDPI较LVEDP反应可能更为敏感.
推荐文章
FFRCT对CCTA判定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析
FFRCT
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
血流动力学变化
冠状动脉斑块病变血流动力学及无创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血流动力学
无创评估
计算流体力学
内皮剪切力
心肌灌注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左冠状动脉内两相血流动力学分析
两相流
左冠状动脉
血液动力学
红细胞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对房颤病人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评价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房颤
血流动力学
左室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运动试验阳性无冠状动脉病变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试验 升主动脉 脉压指数 左心室舒张末压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16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2006.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琳 解放军第458医院心内科 112 736 13.0 23.0
2 董杏芳 解放军第458医院心内科 19 136 4.0 11.0
3 邓鹤秋 解放军第458医院心内科 22 61 4.0 7.0
4 黄贵华 解放军第458医院心内科 10 66 4.0 8.0
5 吕红松 解放军第458医院心内科 9 59 3.0 7.0
6 张桂林 解放军第458医院心内科 7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试验
升主动脉
脉压指数
左心室舒张末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