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集了酸性矿山废水区域酸性沉积物样品,运用16S rDNA克隆文库技术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沉积物中的嗜酸菌类群以及它们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嗜酸菌类型较新,大多数16S rDNA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性均在97%以下.这些嗜酸菌主要为Acidobacteria,β/γ-Proteobacteria,δ-Proteobacteria,Nitrospira,Candidate Division TM7,low G+C Gram-positive类微生物.在这一酸性生态系统中,δ-Proteobacteria类细菌占据主导地位.对酸性沉积物中嗜酸菌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发现高效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方法.
推荐文章
福建沿海沉积物放线菌的多样性及生物活性
福建沿海
海洋放线菌
分离
多样性
生物活性
台湾海峡海洋沉积物放线菌的多样性
海洋
放线菌
多样性
系统发育
海洋沉积物中的动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海洋沉积物
动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新疆沙湾冷泉沉积物的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
冷泉
地下水生态系统
细菌多样性
免培养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性矿山废水区域沉积物中嗜酸菌多样性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沉积物 嗜酸菌 16SrDNA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5-2260
页数 6页 分类号 X176
字数 4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6.1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洪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室 80 1980 23.0 43.0
2 张保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室 20 95 5.0 9.0
3 白志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室 90 907 17.0 25.0
4 张徐祥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78 5.0 8.0
5 郝春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室 2 4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性矿山废水
沉积物
嗜酸菌
16SrDNA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