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IPTG诱导大肠杆菌表达牛-γ干扰素融合蛋白(GST-BovIFN-γ),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切取融合蛋白条带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研制抗牛-γ干扰素(BovIFN-γ)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筛选、Western-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进行鉴定,筛选出2株分泌特异性抗BovIFN-γ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BovIFN-γ-4A3和BovIFN-γ-4G5.该单抗可以与重组GST-BovIFN-γ和真核细胞表达的rBovIFN-γ反应,但不能与GST和鸡IFN-γ反应,说明单抗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单抗能中和BovIFN-γ对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对牛肾细胞的致病变作用.这些单抗可用于奶牛结核病的监测和防治.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奶牛γ-干扰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奶牛 γ-干扰素 单克隆抗体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5-7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3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6.08.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爱建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153 1966 21.0 38.0
2 许金俊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72 401 12.0 16.0
3 李瑞芳 7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奶牛
γ-干扰素
单克隆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